比喻二者关系密切,有如嘴唇与牙齿。《三国志.卷四五.蜀书.邓芝传》:「蜀有重险之固,吴有三江之阻,合此二长,共为唇齿,进可并兼天下,退可鼎足而立,此理之自然也」也作「共相唇齿」。
顺接:齿如含贝、齿如齐贝、齿豁头童,逆接:休戚与共、生死与共、甘苦与共,【举例】:休戚与共→共为唇齿→齿如含贝。